近日,温州职业技术学院“语润云江,普筑振兴”推普实践队师生深入温州瑞安市飞云街道及下辖乡村,创新打造“分层推普+非遗传承+集市赋能”三位一体实践模式,让普通话在趣味互动与文脉赓续中扎根乡土,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青春动能。
在杜山头村杜整清廉文化馆,实践队精心策划了一场别开生面的“推普集市”,通过开展“普话连邻里,集市乐融融”活动,将推普融入乡村生活场景。
“推普集市”上,实践队员引导村民扫码完成线上问卷调研,并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开展普通话教学。在绕口令挑战区,村民在队员们的耐心指导下练习“老龙恼怒闹老农”等句子;多音字辨读、连组词句等摊位前人头攒动,老人逐字正音、青年排队竞技、孩童踊跃参与,标准的诵读声与喝彩声交织,让普通话在轻松互动中深入人心。
在东源村,师生又将推普课堂延伸至“瑞安木活字印刷术”的传承地。在这里,一场别开生面的亲子研学活动,让千年汉字文化与普通话推广碰撞出耀眼的火花。
在讲解员清晰、流利的普通话讲述中,家长与孩子们一同寻觅“木活字的前世”。他们屏息凝神,近距离观察、轻轻触摸那些承载着千年文明密码的古老字模。每一个凹槽、每一道刻痕,都在诉说着汉字演变与印刷技艺的辉煌历程。孩子们好奇地提问,家长们耐心解释,普通话成为亲子间探寻中华文脉深厚底蕴的桥梁。
这场深入乡村的探索,使推普变得生动有趣,不仅厚植了文化自信,更描绘了一幅以语言为桥、文化为根的乡村文化振兴画卷,生动诠释了青春力量与国家战略的同频共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