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> 新闻中心 >> 媒体报道
媒体报道
  • 温度新闻:收获札记丨言筑珠岙,暑韵留芳——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永嘉学院“言通山海”队暑期实践笔记
  •   浏览:122   时间:2025年08月06日
  • 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、国家大力倡导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的时代背景下,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永嘉学院“言通山海”实践队积极响应号召,奔赴永嘉珠岙文化礼堂,以“调研—育人—普及”三位一体行动,让普通话走进乡野,为乡村振兴注入共同语力量。

    精准调研:摸清乡村语言家底

    实践队开展“声动乡村”调研,队员们踩着柏油马路,钻进社区街巷,敲开村民家门。70岁的李大爷耳朵背,队员小王大声问:“大爷,您听得懂普通话吗?”大爷把“普通话”听错了,引得满屋子人笑。让小王意识到普通话在交流里多重要。

    队员们握着村民的手,听他们讲这些因语言闹的笑话、遇的麻烦,也更懂推广普通话,能让乡村和外界顺畅交流,少些误会、多些便利,是多要紧的事儿。慰问老党员时,队员们坐下,听80岁的老党员赵爷爷慢悠悠讲:“当年俺们宣传政策,方言土话老百姓听不懂,后来学说普通话,大喇叭一喊,大家‘唰’地就围过来,听得明白,干劲也足!” 

    趣味育人:点燃乡村儿童推普热情

    聚焦乡村儿童推普,“趣言薪火”夏令营有这些独特亮色:课程设计“玩中学”——语言接力赛上,孩子喊着“‘篮’字组词!篮球!接力给你!” 在竞赛里逼出表达欲;旋律课堂上,碰铃、木鱼跟着普通话儿歌“咚咚锵” ,把韵律种进耳朵;漆扇工坊中,孩子举着画好的扇子,磕磕绊绊却认真说“这是我画的......夏天...... 凉快”,边做边练组织语言;游园解说时,攥着故事卡的小手来回比划,磕巴着也非要讲完绘本,在趣味里把“敢说、能说”练熟。

    最后结业式更绝,小手跟着老师“比呀比”,把“你好”“谢谢”编进手势舞,让普通话不只是嘴上说,还成了身体记得住的节奏,把推普的种子,用孩子最爱的“玩闹”方式,稳稳埋进心里。

    全维普及:营造乡村推普浓厚氛围

    为营造多维推普场景,实践队开展“同音共语”普及行动。沿街绘制墙绘,“同讲普通话,共筑中国梦”的标语与黛瓦白墙相映成趣,成为乡村独特的文化景观;开设广场实训营,教村民用普通话学摄影,让技能学习与语言推广同频共振;分发推普文创产品,将普通话融入村民日常生活。通过视觉、技能等多维度渗透,提升村民对普通话的认同与使用,为乡村语言规范提供示范。

    乡音新韵:青年推普实践唤醒乡土文化生命力

    队长王冲:这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从小到大所学的知识、所掌握的技能,都与生活紧密相连,不可或缺。

    副队长余依玟:本次实践让我深知其关乎村民、孩子与乡村发展,要俯身国情民情、学以致用方能读懂中国。青年合力虽微却可服务国家,此夏实践为人生添彩,激励我未来以行报国。

    队员刘芯缘:通过这次实践,对我自己来说,这段和孩子们朝夕相处的日子,是一次非常真实也很有收获的经历。它让我更懂得珍惜简单的快乐,也提醒自己保持一份真诚。

    队员杨启伟:这个暑期实践,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。它不仅让我在语言推广和文化传承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,更让我收获了满满的温暖与感动。

    队员张婷婷:这段实践经历,让我深刻体会到教育的魅力在于创新与温度。用创意让知识鲜活,用耐心与孩子们对话,不仅拉近了彼此距离,更让我明白: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,更是点燃心灵火种的艺术。


    相关链接:https://wdapp.wzrb.com.cn/app_pub/xw/jy/202508/t20250806_563747.html?docId=563747

备案号:浙ICP备06027531号/经营许可证号:12330300470510558k    浙公网安备 33030402000329号      技术支持:麦拓科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