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> 新闻中心 >> 综合新闻
综合新闻
  • 多措并举精研教学 创新融合赋能心育——公共基础学院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》集体备课成效显著
  •   浏览:301   时间:2025年07月06日
  • 图片1.png

    本网讯(公共基础学院通讯员 赵生玉)为深入贯彻落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求,全面提升课程教学质量,本学期公共基础学院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》课程组开展了系列教学研讨活动,通过高质量集体备课会、创新教学模式等举措,推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迈上新台阶。

    集体备课凝聚智慧,夯实课程教学根基

    微信截图_20250706162110.png

    课程组围绕“认识自我”“人际交往”“情绪管理”等核心教学专题,开展系列主题式集体备课活动。活动中,教师们以现场说课形式展示教学设计,从课程导入、案例解析到互动环节设置,进行全方位分享。集体研讨环节,教师们结合自身教学经验,围绕教学内容的准确性、教学方法的适切性展开深入讨论,既肯定亮点,又针对教学难点提出优化建议,形成“资源共享、优势互补、共同提升”的教研氛围。

    备课过程深度融入信息技术创新元素,教师们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,引入“职教云”“学习通”等智慧教学平台,通过线上预习、课堂实时互动、课后数据追踪等功能,增强课程的趣味性与实用性,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。

    教学改革创新突破,育人成效显著提升

    微信截图_20250706162128.png

    依托集体备课成果,积极推进教学模式改革。本学期,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》数字教材正式出版,配套开发了微课视频、心理测试题库等数字化资源,并同步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。线上,学生通过数字平台完成理论学习、心理测评;线下课堂则聚焦案例分析、团体辅导等实践活动,实现“学—测—练—评”一体化教学。

    教师成长与课程发展双促进

    微信截图_20250706162202.png

    系列教研活动不仅优化了课程质量,也为教师专业发展搭建平台。参与备课的教师纷纷表示,通过集体研讨、技术应用实践,自身的教学设计能力和课堂驾驭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,对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》课程的育人目标有了更深刻的理解。

    未来,课程组将持续深化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》课程改革,以集体备课为抓手,以技术融合为驱动,不断探索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路径,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筑牢坚实保障。

备案号:浙ICP备06027531号/经营许可证号:12330300470510558k    浙公网安备 33030402000329号      技术支持:麦拓科技